健康養身★你不能不知道!醒後不能立即小便?起床後不能做的10件事情!會生病喔!(歡迎分享)

早晨醒來後,揉揉惺忪的睡眼、光著腳著急忙慌地下床洗漱、不吃早餐就去趕車上班……這應該是大多數上班族們早起時的一連串熟悉動作了,看似平常無奇的動作其實都是隱藏著健康危機呢,因為這些認為合情合理的習慣可能就給你招來一身病。

你不能不知道!醒後不能立即小便 起床後不能做的10件事情!會生病喔!(歡迎分享)
早起揉眼會感染
早晨被鬧鐘叫醒後,不少人會下意識地揉揉眼,這樣做不利於眼部健康。眼部皮膚嬌嫩,用手揉眼睛容易破壞皮膚彈性,導致毛細血管破裂,加速眼部皮膚衰老,還可能使手上的細菌及眼周圍的污物進入眼睛,進而造成感染。
因此,晨起後不要立刻用手揉眼睛,可以洗淨雙手後,用乾淨的溫毛巾熱敷眼部,或用清水沖洗。

早起洗頭容易頭痛
從中醫角度來講,並不推薦早起洗頭,尤其是在冬天。早上時間緊,很多人沒等頭髮乾透就外出,很容易受風寒,輕者會頭痛,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大小關節疼痛,甚至肌肉麻痺。
年輕人最好晚上洗頭,但不要在睡前洗,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頭髮乾透。如果一定要在早上洗,就要吹乾頭髮再出門。

不及時刷牙易感冒
經過一宿的睡眠,口腔內會殘存大量污垢,當它們與唾液的鈣鹽結合、沉積,就容易形成牙菌斑。如果起床後不及時刷牙,直接喝水或進食,會把這些細菌和污物帶入體內,增加患病毒性感冒和胃腸疾病的機率。
因此,除了晚上睡前刷牙,早起第一件事也應該是認真刷牙。


不吃早飯
每天早、中、晚三頓飯可以保證人體消化系統有節奏地工作,同時還能調整自律神經。尤其是按時吃早飯,可以激活休息了一夜的胃腸,令胃腸開始新一天的工作。
如果早上實在趕時間,沒空吃早飯,也不能讓胃腸空著,建議吃點固體食物,如蘋果、香蕉,既營養,又節省時間。


手忙腳亂去趕車
很多人為了趕時間,一路走走跑跑,甚至狂奔到車站,累得氣喘吁籲。其實,一大早就劇烈運動會刺激交感神經,打亂自律神經節奏,令人整天緊張焦慮。
因此,前一晚睡前應該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、出門要帶的東西準備好,放在固定的位置,這樣可以減少很多手忙腳亂收拾東西的時間,使出門時間提早。上班或上學的路上,盡量從容不迫地一步步走,也可以快走,但要注意步伐的節奏感。

光腳下床易腹瀉
很多年輕人早起後,匆忙中光著腳在地板上走路,這樣不利於健康。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,做好保暖工作十分重要。
早晨剛從被子裡出來,腳部還沒有適應外界的溫度,踩在地上很容易著涼,引起腹痛、腹瀉,長此以往,會影響腸胃健康。因此,早起應穿一雙柔軟的平底拖鞋,冬天起床後,最好立刻穿上襪子。

立即劇烈運動
許多人,晨起後習慣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,只要注意,對健康的確有益處。但是,運動必須在晨起後稍作休息一下,待氣血陰陽運行平衡後才可進行。
若起床後,也未做準備活動,便馬上投入比較劇烈的運動,就容易發生心、腦血管的意外。


醒後起身小便
早晨一覺醒來後,可能膀胱內已充滿了尿液,有急不可待地排尿感,尿意越是緊迫,越要沉得住氣,不可立即起身小便,尤其是老年人,直立位小便要避免。因為,膀胱排空容易引起頭暈,甚至出現排尿性暈厥。


喝涼水腸胃遭殃
早晨喝杯涼白開被很多人當成養生秘籍。事實上,喝涼水會大傷人體下焦陽氣。時間長了,女性會痛經,男性會出現胃病、關節疼痛、性功能降低等。所以,建議早上起床喝一杯溫熱的蜂蜜水。


早起喝咖啡,一整天都敏感
很多人早起後喝杯咖啡提神,然而專家表示,起床後馬上喝咖啡容易導致能量過剩,人也會變得敏​​感。另外,咖啡還會刺激胃酸分泌,影響腸胃健康,尤其有胃潰瘍的人更不應空腹喝咖啡。
如果習慣用咖啡提神,建議將喝咖啡的時間移至起床後1小時左右,或者早晨喝咖啡前先吃點麵包等主食,這樣既保證了健康,還能一整天都神清氣爽。

一日健康在於晨~~~~~歡迎分享~~~~~~~

你不能不知道!醒後不能立即小便 起床後不能做的10件事情!會生病喔!(歡迎分享)

其他閱讀:

大醫院醫生不告訴你的祕密之什麼是阿膠

你所不知道的阿膠6大神奇療效

點我看更多>>>>

http://www.life.com.tw/?app=view&no=141609

 

相關推薦

【NOW健康 編輯部/台北報導】近來瘦肉精議題在網路上討論的沸沸揚揚,也有人問:吃了含「瘦肉精」的肉品,是否有減肥的功能?對此,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、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說明,動物飼料中加入瘦肉精,其作用是要讓動物體內的交感神經系統加速活化,讓脂肪被代謝掉進而產生肌肉組織。 殘存在肉品中的瘦肉精一旦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NOW健康 陳如頤/台北報導】限醣飲食、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、生酮飲食、168飲食,最近網路出現眾多減重飲食,1項最新研究則發現,低醣飲食,配合高脂肪、高蛋白質飲食攝取,加上限制進食時間,可在4至8周內減輕1成至1成5的體重。 不過,減重權威、國防醫學院教授祝年豐指出,這類減重方法容易使身體產生「生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健康醫療網/編輯部整理】16歲楊姓少年突然出現上腹部絞痛、呼吸困難、噁心與拉肚子,從凌晨開始嘔吐超過五次,由家人帶往醫院急診,經腹部超音波、電腦斷層等相關檢查後,確診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。因少年的十二指腸遭上腸繫膜動脈夾住造成腸阻塞,且阻塞情況嚴重需進行手術,家屬為避免傷口面積大,並希望儘早恢復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NOW健康 陳盈臻/台中報導】台中45歲的林女士數月前好心收養1隻小奶貓,因幼貓相當怕生排斥外人,以致於在照顧時常常被抓傷、咬傷,月初她發現右側鼠蹊部出現1個疼痛腫塊,原以為是惡性腫瘤前往血液腫瘤科求診,經轉介至感染科後診斷為「貓抓病」。在醫師給予抗生素及少量類固醇治療後迅速康復,並提醒秋冬是該疾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